系马河桥驿。看隋堤、夜来霜重,顿凋柳色。故国重阳风雨际,已是千愁堆积。
又何况、他乡他席。手种黄花开也未,拂征尘、破帽频欹侧。
抬望眼,水云隔。
吴山兄弟登高日。想风前、茱萸遍插。也应愁戚。冷落园林谁送酒,伴着二人岑寂。
更遥忆、长途劳客。木落猿啼天欲暮,料思君、思我同沾臆。
沙上雁,又嘹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