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灵鹊声喳喳,下阶自衔萱草花。慈母倚门每占喜,定想行人归到家。
昔时苦被鹊声误,臆对含愁如欲诉。今日鹊声知有准,惊去回翔仍返顾。
东家郎君不出庭,别离那识过平生。纵使今朝竞喧噪,有耳何曾为尔听。
西家农夫在田野,恬熙生长茅檐下。几回著意送清音,聒乱生憎遭唾骂。
惟有慈闱白发亲,屡卜佳声秋复春。温凊疏违甘旨缺,而今喜见远归人。
丁宁灵鹊莫飞去,深栖只向堂前树。上无鹰鹯下弹丸,每听流声慰愁绪。
行人既归尔适宜,行人又去尔不知。但当爱身慎饮啄,他年再报归来期。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