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绿泼雨洗,森森竹千个。亭亭立荷叶,万碧含露唾。
四围垂柳枝,随风任颠簸。中有屋数椽,周遭不为大。
罗山峙其西,丰湖绕其左。关门不见山,凿穴叠石作。
前檐乡䆉稏,后屋旋水磨。扶筇朝看花,入夜不一坐。
亭午垂湘帘,倦便枕书卧。偕妇说家常,呼儿问书课。
敲门剥啄声,时有老农过。君看此屋中,非他正是我。
行移家具来,坐待邻里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