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高轩跳千里,数里苍山兼寒水。帆开半落有无间,鸟飞不断丹青里。
北斗疏疏河汉晓,蓬莱一登天下小。心随境化形亦忘,谁道霜翎老华表。
曹公窥吴教水战,虎貔蹙踏鲸鼍转。野父相传此渡头,鱼网时时得遗箭。
当场英气安在哉,千年绝景藏蒿莱。地祗监护待贤者,栏干倚遍倾金罍。
目送白云望尧阙,忠功孝名坚一节。明时不作离骚经,玉上青蝇解磨灭。
升沈偶然安足嗟,与君高咏思无邪。数声长笛奏何处,微风吹落天之涯。
天涯桂树清辉发,万顷波澜冻冰雪。若承紫诏返瀛洲,此地曾忘迁谪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