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月影东风,单衣伫立轻寒骤。闲门静掩,湘帘不捲,深宵时候。
已隔经年,更添愁绪,问君曾有。料春光满眼,王孙草色,离离远,迷荒甃。
一曲杨枝别后。恰依稀、探春时又。客中何处,侬今生怕,为侬消瘦。
飞燕雕梁,落花深巷,一般搔首。更天涯是处,流莺满院,说新和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