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宪府之白眉,拱璧莹然廊庙姿。往年少府寔初筮,当道好官多见知。
鸂?夜自金滩起,騄駬晓上青天驰。淮霜秋清古柏树,海月夜白扶桑枝。
宪家宏纲甚照耀,绣衣使者常嗟咨。飞剡如云集台阁,束书即日趋京师。
恭闻先公古遗爱,只今古道人犹思。高门翼翼后必大,天道昭昭今在兹。
紫微华盖森列辅,灵芝朱草祥明时。蜚腾去去君莫迟,舜琴待和薰风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