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送人处,都已辞枝。傍岸却自依依。秾花艳蕊曾随侍,如今不是将离。
重来更知何日,待春风转后,柳便生稊。暂时去也,便天涯、恁用凄其。
逶迤平沙回望,馀尘渐堆积,疑是成蹊。可否回思前度,深深荫暍,草绿还迷。
新霜一拂,怎匆匆、便改芳姿。但徘徊衰草,延缘古道,惆怅长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