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方清浅。拂篷窗、暮云如盖,一痕流电。昨日牵舟今帆下,绝似风前花片。
惭愧杀、红襟新燕。杨柳层层深似幄,笑闺中,坐老闲针线。
春梦好,那堪选。
丝繁絮乱征衣点。化浮萍、依然身世,者番驱遣。玉笛暗飞人何处,冷落旧家闲院。
更谁倚、乘鸾双扇。秦女但留颜色在,待逢他,箫史开生面。
天一笑、雨声遍。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