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寻客去,骑马出青门。落日衔千树,寒流抱一村。
田家收黍稷,场圃散鸡豚。父老惊心目,将军猎骑繁。
君到居庸北,应怜一雁回。沙平疑地尽,山豁讶天开。
落日重关闭,秋风万马来。勉旃从此役,莫上望乡台。
两出居庸塞,怜君常苦辛。风沙随去马,雨雪滞行人。
地阔军民少,天寒部落贫。须知柔远意,率土尽王臣。
雉堞连山起,登临亦壮哉!一声南雁去,万里北风来。
苔没前朝碣,云寒上将台。兴亡无限意,尚想济时才。
许国才年少,胡为绝塞行?一身凭汉节,匹马出长城。
月色侵裘冷,霜花拂剑明。燕然何处所,石上自题名。
才名久已动中原,归卧东山道更尊。座上何人争刻烛,花间无日不开尊。
春阴叠嶂云生户,水满双溪舫到门。谢氏芝兰今正发,鸾书应自下江村。
思君恨夜长,寂寞空床宿。思君恨日短,白头一何速。
长短空自知,思君无尽期。登楼时一望,杨柳夹堤垂。
黄鸟鸣其上,喈喈有余悲。听之动中怀,罗袖春风吹。
春风忽已换,阔别恩情断。织锦寄远人,远人隔河汉。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