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蹉跎又杪岁,不堪烽火警风烟。春光渐泄梅花候,寒色犹横雪霁天。
景物因时知节序,世途何处是安便。一邱一壑无营垒,闲读蒙庄内外篇。
冲寒两度到柴门,三五儿童坐竹根。门外垂杨堪系马,田边比屋自成村。
篱笆不碍闲云入,樵侣时同野鹤浑。却笑去来车马客,他乡逐逐过朝昏。
绝顶攀跻昔也曾,新开宝刹卧闲僧。路迷峭壁乘风陟,宫隐琪林挟霭登。
七曜光浮清沼影,千峦飞动白云层。无端暮雨催归急,欲尽探奇却未能。
轻帆拟向豫章西,忽入新纶下碧溪。岂是桃芳仙可问,只因地僻拙堪栖。
马蹄还认归时路,鸿爪犹存旧日泥。其奈日惭鼯枝短,救时何以慰苍黎。
郁葱佳气蔼云霄,五夜鸣珂邸第朝。春信先凭梅柳度,阳和遍及海天遥。
风翻仙仗腾腾舞,晨啭新莺恰恰娇。楚国每勤明主顾,荡平应始自今朝。
衙斋相对恋年华,爆竹声中吐烛花。未有滴涓酬圣主,只随萍梗浪天涯。
一帘轻卷春风入,两岁将分斗柄斜。生计欲知何处好,故园有地可栽瓜。
坛社同盟自昔时,无端小阮阴追随。天涯踪迹三湘迥,官邸风尘两鬓知。
梁月影横窗外树,江凫梦入阮边池。欲从野老分馀度,共把长竿弄碧漪。
故山撇却忽经年,鸡肋浮名也澹然。客梦不离江尾月,樵歌何处晚村烟。
惜阴勿负三馀力,应世还须万选钱。飞鸟望林思息羽,凭谁长翮又蹁跹。
忽指别期秋又秋,秋声乍觉念悠悠。一缄消息澄江渺,三楚云霞碧汉脩。
圃里荔阴群鸟语,亭前风袅几人游。我心久欲充园长,三尺葵蓑不外求。
交游馨味芝兰霭,鼎水光依紫电横。旅况凭开双眼豁,秋风又挂一帆轻。
翠浮楚岸蒹葭远,凉入蝉音枕簟清。此日骊歌飞白露,来秋引望翥云程。
尘迹依依老弟兄,那堪杯酒话离情。相看冉冉双蓬鬓,共道悠悠一局枰。
风动芙蓉秋色霁,霞明江渚晚帆轻。他宵长笛遥相忆,早向三湘返楚程。
乾坤何处是吾庐,游子天涯苦索居。义济桥头归梦里,武陵溪口客思馀。
黄花香满抛篱落,白露寒侵倚壁疏。牛耳登坛怜旧社,昔年双鬓近何如。
不作寻常戚友看,栖迟数载共纫兰。方因小草湖天隔,又报悲风玉树残。
月夜栖迷何处笛,鸡盟冷落旧时坛。传家赖有麟经在,溟海相将长羽翰。
楚客归来可共酬,意中其奈恨难收。昔年杯里荆浮紫,此日庭边鹡语啾。
惆怅有怀依梦草,趑趄无路避西州。眼前尽是伤心处,那得开眉对酒瓯。
三十年前事怆神,几番夜雨连床人。春风燠煦襟期似,兰味纷披道韵真。
白下归来琴寂寂,武溪怀想梦频频。家声赖有延绵瓞,天道繇来作者因。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