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狂老更甚,访戴泛轻航。祇以贪名胜,因之叩画堂。
风翻荆树紫,月影凤毛长。交错觥筹急,留连夜色苍。
久负登临屐,到来意豁然。池浮林影渺,山逗翠岚连。
笑语青天外,閒情古木前。回思畴昔约,翘首白云巅。
认云寻野趣,步屧烟萝轻。径曲疑无路,林深更有情。
五棱垂幄翠,双眼入丹青。倚石方长啸,又闻啼鸟声。
三载论文细,交游重雉坛。离情泛曲水,客念感严寒。
掉舫乘潮易,思君行路难。相期何所语,拭目看鹏抟。
浩荡春风里,芝兰浥露时。一枝初发秀,九畹共争奇。
淑气庭阶霭,祥光婺宿贻。吾家弓冶在,树德由来滋。
睡起蓬窗晴,烟岚覆几层。峡曾经数里,舟未息孤镫。
支棹冲流势,卸帆避石棱。朦胧才可见,猿狖下岩藤。
秋风淡荡拂天衢,策蹇駪駪逐辙途。赖有孙阳勤顾盼,得从造父效驰驱。
五羊搴旆翻槐颖,七骏联镳漾海珠。香桂插馀含雨露,十年灯火念庭趋。
五载滥竽一素琴,栽桃谩道已成阴。西山家塾遗风远,南浦波流积岁深。
叙绩不堪程巧拙,趣装宁复计升沉。临歧卧辙何为祝,乡约亭前有六箴。
分符五载甘莱芜,世法何曾问有无。知遇幸逢鱼似水,和鸣遂觉鼓如桴。
青骢谩策桓公辔,白简应模郑老图。柘浦民情尤可念,谁调瑟韵续焦梧。
彩云缥缈护枫林,新主谁无负曝心。北塞烽烟劳旰食,南床鹭序献丹箴。
敢云狂瞽资帷略,聊以细流佐海深。中使奉传宫阙迥,天颜咫尺有馀钦。
乘风踏霭到丛林,秋霁晴岚挂碧岑。梵宇居然留佛念,■文恍尔见丹心。
凭高虽有登临兴,搦管因之感慨深。赖有英灵长不灭,嵩呼千载效微谌。
懒拙偏于物外便,况逢盛侣大云巅。山山山色光浮钵,树树树声韵带禅。
此会谁云非白社,前身遮莫是青莲。烹茶啖素诸僧共,无事神仙然未然。
正是花飞六出时,晚来树树白垂枝。幽芳难辨寒梅色,冷艳惟凝碧玉肌。
堪羡剡舟波皎皎,尤欣鹤氅步迟迟。凭谁一曲阳春调,敌却寒威不受欺。
乍逢天女散花时,纵有槎枒亦发枝。与月争衡铺野阔,因风翻舞下阶迟。
陶家烹去聊生韵,檐雀衔来不疗饥。多少浓华遭阻压,独馀松柏未能欺。
手栽荔树渐扶疏,又被世缘阁遂初。计口愧无馀积贮,行装只有旧衣裾。
先人清白堪传钵,架上诗书可代锄。欲得一生真受用,无如静里惜居诸。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