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本无质,幻迹偶因风。日月涳濛外,星河淡荡中。
影边消伏暑,天际失奇峰。莫讶人情薄,炎凉到处同。
繁华难久住,摇落得轻身。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
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落叶树边屋,树边人独行。远风一萧瑟,林响自鏦铮。
入耳吾将老,无心鸟不惊。从来知此意,南郭古先生。
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泗滨一片石,万古知音难。野老无心击,西风过耳寒。
韵高泉并落,声冷叶先乾。历历谁相委,蒲团夜正阑。
霜色满庭莎,青青奈若何。渐看蜗篆少,唯有鹤行多。
晚步痕添屐,朝眠绿上蓑。野情閒不厌,车辙莫频过。
生涯在南亩,早晚及西成。旧业蒹葭外,新凉袯襫轻。
自牛眠露草,黄雀啄香粳。共有丰年庆,家家社鼓鸣。
远浦霜天晚,寒江浅浅宜。荻花螺女折,渔火射工吹。
有鹤量沙碛,无鱼上钓丝。棹歌人独往,凉月浸涟漪。
秋色净如练,秋潭泻似雷。霜威从地起,花雨自天来。
激石喧云碓,分流入茗杯。谁知空谷里,有客探泉回。
满院春光薄,阴晴不自持。色香无着处,高下总低枝。
古月当中见,天风匝地吹。与君同寂寞,疏雨闭门时。
不辨劳亭色,谁知远别心。大堤多近水,斜日渐移阴。
叠浪生平地,新条暗旧林。东风太无赖,摇曳碧阶深。
一片横塘月,芙蓉镜里看。参差栖鹭迹,掩映钓鱼竿。
叶覆青油幕,花擎白玉盘。涉江归去晚,北斗正阑干。
何用直干霄,低垂近寂寥。閒窗添个个,虚室静萧萧。
白日心先远,青云路转遥。此君不可见,形影两无聊。
秋色与心清,秋花剌眼明。南山天一角,沧海月三更。
爱此孤光合,因之逸兴生。翛然陈迹外,相对两忘名。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