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青山共白头。犯寒帘控小金钩。一树垂杨扶不起,压春愁。
眼底生涯都未是,天边凝望几时休。索倩玉骢驮醉去,病青楼。
广庭人去。阁泪晴秋无一语。重认行踪。一片蔷薇糁径红。
伴伊双燕。分我三春花底雁。翻怕书来。又报愁蛾病不开。
世事茫茫,伤不了、中年哀乐。到而今、未应挥手,心先作恶。
紫禁乌啼频怅望,青门柳色同飘泊。记一灯、微雨照论心,檐花落。
车与笠,平生诺。萍将梗,重来约。早魂销何处,孤城残角。
客路乱馀春色在,故乡老去欢情薄。盼紫桐、花底雁书来,题红药。
梦回身世,待与子、呼酒细论齐物。个是文场摧敌手,所向一时坚壁。
白日难挥,黄金易散,弹指菁华歇。短衣射虎,怜渠未是侯骨。
我是海鸟忘机,君休自叹,归燕红襟只。飞絮乱花浑不管,零落六朝烟月。
生即同年,居偏对宇,老觉关情切。芒鞋相待,共君踏遍冰雪。
早时人羡,道不是、风雨洿池中物。秃袖藤鞋今似许,冷落少年油壁。
噩梦关心。惊尘扑面,此事何当歇。贫来自喜,诗篇天付花骨。
试问三匝何依,一身犹似,乌鹊南飞只。决眼云烟成变幻,何况吹箫明月。
唯有瞿昙,殷勤一指,校与心期切。人间万事,北风应近飞雪。
虎丘山下伤心路。直不放,游人去。鬓影歌声香不度。
卖花篱畔,斗茶阑角,记得停舟处。
乱红飞过真娘墓。休觅断碑肠断句。愁校兴亡争几许。
一龛灯影,半天铃语,几阵吴宫雨。
十载行藏,几度相看,邮亭一灯。任迷离缬眼,非花非雾,横斜世路,为谷为陵。
湘佩徒捐,郢歌谁和,看到无心似未曾。归来好,过琵琶江浦,也湿吴绫。
蛾眉淡后谁憎。只倦翮追飞感倍增。向韶年青鬓,都添缟雪,春风紫陌,几践玄冰。
去就难同,平生可念,要路由人衮衮登。吾休矣,有茶烟禅榻,片石疏藤。
算来不似萧萧雨。有个安愁处。而今把酒问姮娥,是甚广寒心绪。
只轮飞上,天街似水,不管人羁旅。
霓裳罢按当时谱。一片青砧路。西风白骑几人归,肠断绿窗儿女。
数声角罢,楼船月偃,雁落潇湘去。
昭阳一夜思倾国。家家鸾镜新妆色。狼籍画双蛾。
手繁宫样多。
不须矜艳冶,明日承恩者。淡扫便朝天。路人知可怜。
君恩自古如流水。梨园又选良家子。都作六宫愁。传言放杜秋。
倾城争一顾。那用论缣素。几个定横陈。丹青不误人。
唾华零落昏残绣。只将匹帛誇长袖。舞罢泣春风。归来自洗红。
一时齐望幸。白发偏多恨。云雨吊荒台。犹将梦里来。
金钗钿合知何许。绿章红泪辞偏苦。岂必九重知。传看出众时。
可怜心独矢。自衒谁家子。龋齿复啼妆。折腰伊太狂。
凤城东去,一片斜阳,千里红叶。便不凄凉,早是凄凉时节。
云骢渐抛珠汗渍,桃花鞭影明灭。笑回头,有蒲萄酒暖,当垆如月。
算此去、金波正满,何处关山,玉笛吹裂。古镇黄花,看即满头须折。
扈跸长杨人自好,翠帷未惯伤离别。只归来,古奚囊、尽添冰雪。
归语太匆匆。刚道看山落叶中。生把马蹄都衬著,猩红。
应到重来更几重。
今古望长空。明月山前月似弓。浇酒长城饮马窟,英雄。
输与儒生骂祖龙。
霜叶满城头。一片青砧万古愁。唯有啼痕点点在,衣褠。
夜夜随君宿戍楼。
误妾定吴钩。不是萧郎爱远游。条脱旋宽双杵重,封侯。
消得金堂几度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