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童男女,楼船东复东。神仙原渺渺,方士竟匆匆。
留种能开国,藏书亦见功。墓门在何处,翘首海暾红。
徒死亦何益,馀生实可哀。纵云时莫挽,终恨我无才。
身世今萍梗,图书旧劫灰。家山洋海隔,乡梦又归来。
著意在篱东,芳魂几日空。花容都寂寞,心事尚朦胧。
节晚人偏瘦,秋归梦未通。多情情更误,无语怼西风。
讲武思孙子,吴人听鼓鼙。书生权上将,号令肃深闺。
自古言行阵,真铨在止齐。十三篇尚在,按剑细参稽。
刻烛夜鏖诗,钩心斗角时。登坛谁主将,制胜有偏师。
争韵无妨险,成功独赏奇。若逢唐李杜,我愿作偏裨。
拨火围炉坐,今宵漏倍长;耐寒因守岁,拚醉复添浆。
且喜灯花艳,旋听爆竹忙。叠笺呵冻笔,春帖写双行。
笙歌黄歇浦,孤客此迎春!风雪停中道,烟花自隔邻。
笑书「恭喜」字,自祝苦吟身。闻道垂杨柳,柔条解系人。
拥梦驱车出,星河欲曙天;草光珠滴露,柳暗黛含烟。
野鸟喧初日,寒驴吸冷泉。枯肠费搜索,入望酒帘悬。
顾我如稊米,今宵宿菜仓。孤村临驿路,荒屋隔驴房。
土锉添煤火,瓷盆爇酒香。帝城云树里,明日卸巾箱。
一纸千金重,君家喜信闻。爱人能以德,有子必知文;
入座芝兰味,摩空鸾鹤群。新硎初出试,拔队作前军。
细雨入清明,新烟出禁城。杏花天上梦,芳草客中情。
九九寒威退,三三暖气生。墓田澎海外,拜扫忆诸兄!
我望君诚切,君怀我更长。爱君如手足,误我是文章。
转语聊相慰,何才那不偿?相期齐努力,鬓发未全苍!
独抱美人姿,东风力不支。暂舒铺地影,羞放出栏枝。
嫩脸餐霞重,清阴趁日移。绝非红豆子,亦自惹相思。
一村初过雨,野水尚回漩。桥断思通竹,林疏渐补烟。
草光浮极浦,树色染遥天。归去前途静,高槐咽暮蝉。
下拜宁妃冢,閒游处士园。沿溪寻古寺,拂席布清尊。
海外无名迹,空中有色根。桂山山下路,新月已黄昏。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