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桁帘衣掩碧窗。年来芳草满池塘。题诗蕉叶痕应在,过枕梨云梦渐忘。
花寂寂,月苍苍。旧经行处耐思量。小楼连夜西风里,吹尽凭阑袖底香。
三月杨枝作絮飞。为怜离别点春衣。烟痕眉翠两依依。
忆远书多江燕少,倚阑人瘦杏花肥。绣檀回枕梦华非。
淡淡云天雁去遥。为传秋意到蘅皋。禁寒应瘦楚宫腰。
故国斜阳明灭影,隔江风信浅深潮。乡愁离思并眉梢。
为访江梅侵晓出。翠袖禁寒,小傍琼蕤立。拣取繁枝亲手折。
花光人影同清绝。
插向铜瓶依砚侧。长忆摊笺,留得吟香笔。满地残英犹可拾。
当时情味何从觅。
旧日池台春寂寂。花亦怀人,慵展芳心结。纵使满林开似雪。
冷清清地谁来折。
欲寄一枝江上驿。瑶瑟峰青,环佩无消息。归向芳园寻履迹。
年深风雨苔痕蚀。
清露初收晓日妍。卖花声过小楼前。携来双影斗婵娟。
静院回风重入听,搴帷微笑宛当年。一痕春梦淡于烟。
流水游龙日夜忙。艳歌齐唱踏春阳。罗衣还恋旧熏香。
山鬼荒寒迎楚客,灵妃离合感陈王。悠悠终古问垂杨。
倚棹徐行断涧滨。流波何处荐香蘋。杜娘残鬓不胜春。
倾海酿愁花酿泪,捣琼成屑麝成尘。四禅天上悔前因。
雪后登临手一杯。夕阳残粉画楼台。消愁能醉几多回。
飞絮已随帘影卷,风篁疑约佩声来。绕阑行尽尽徘徊。
风色寒林落叶深。天涯遥夜感羁禽。苍苔行迹画廊阴。
季女南山归缓缓,郎君东阁信沈沈。扁舟烟雨十年心。
数前朝、江山几姓,兴亡千载何速。只余万瓦琉璃殿,结束帝王残局。
人寂寞。任门掩金环,风雨花开落。沈沈哀乐。想玉玺晨传,漆车夜出,都付梦华录。
重举目。换了嬉春绣毂。黍离谁问社屋。上阳宫女低鬟诉,亲见棋枰翻覆。
珠泪掬。叹老大无归,冷溅湘娥竹。芒鞋踯躅。傍烟柳龙池,一枝折取,犹作旧时绿。
重重云树掩清秋。何处问归舟。罗巾留得簪花笔,数行字、百遍凝眸。
青鬓年光飘羽,沧江身世浮鸥。
阊亭西去橹枝柔。载酒赋重游。黄昏贪泊横塘岸,为当时、曾傍妆楼。
洗尽画帘人影,一痕新水芳洲。
西湖不厌百回经。风日忆承平。画船散后供幽赏,烟云态、百变阴晴。
秋在寂无人处,诗怀荡入空明。
凤林重听晚钟鸣。坏壁认题名。墙阴一片苔衣绣,想拈毫、曾立娉婷。
摇落江天文藻,钱塘凄咽潮声。
傍湘筠、一痕梦雨,三生絮禅难证。十年恩怨鸳鸯褥,花底月明交影。
眠未稳。倩金匼余香,融得相思凝。啼莺唤醒。怎小倦搴帷,落英如雪,换却好风景。
青春事,准拟采芳幽径。兰苕翡翠相并。随函喜鹊猜应到,倘有银河中梗。
人语静。怅细雨红梨,添了花枝病。霜钟暮警。荡宛转吟魂,双烟凌紫,绕遍翠鸾镜。
花磁绮石沈檀几。微波漾出春痕细。湘女秀鬟斜。东风珠幕遮。
明琼轻约步。不受芳泥污。生长苎萝乡。相思烟水长。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