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白沙净川路,青松蔚岩首。
此水何时流,此山何时有。人运互推迁,兹器独长久。
悠悠宇宙中,古今迭先后。
高岳万丈峻,长湖千里清。白沙穷年洁,林松冬夏青。
水无暂停流,木有千载贞。寤言赋新诗,忽忘羁客情。
屏翳寝神辔,飞廉收灵扇。青天莹如镜,凝津平如研。
落帆修江渚,悠悠极长眄。清气朗山壑,千里遥相见。
吾生幸凝湛,智浪纷竞结。流宕失真宗,遂之弱丧辙。
虽欲反故乡,埋翳归途绝。涤除非玄风,垢心焉能歇。
大矣五千鸣,特为道丧设。鉴之诚水镜,法秽皆朗彻。
仲秋有秋色,始凉犹未凄。萧萧山间风,泠泠积石溪。
发鞍踞平陆,秣马青山阿。浊酒炙枯鱼,鼎食何必过。
辞衡门兮至欢。怀生离兮苦辛。岂羁旅兮一慨。亦代谢兮感人。
四运兮遒尽。化新兮岁故。氛惨惨兮凝晨。风凄凄兮薄暮。
雨雪兮交纷。重云兮四布。天地兮一色。六合兮同素。
山木兮摧披。津壑兮凝冱。感羁旅兮苦心。怀桑梓兮增慕。
胡马兮恋北。越鸟兮依阳。彼禽兽兮尚然。况君子兮去故乡。
望归涂兮漫漫。盻江流兮洋洋。思涉路兮莫由。欲越津兮无梁。
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岭颓鲜而殒绿。木倾柯而落英。
履代谢以惆怅。睹摇落而兴情。信皋壤而感人。乐未毕而哀生。
秋夜清兮何秋夕之转长。夜悠悠而难极。月皦皦而停光。
播商气以清温。扇高风以革凉。水激波以成涟。露凝结而为霜。
凡有生而必凋。情何感而不伤。苟灵符之未虚。孰兹恋之可忘。
何天悬之难释。思假畅之冥方。拂尘衿于玄风。散近滞于老庄。
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同天地于一指。等太山于毫芒。
万虑一时顿渫。情累豁焉都忘。物我泯然而同体。
岂复寿夭于彭殇。
谅兹境之可怀。究川阜之奇势。水穷清以澈鉴。山邻天而无际。
乘初霁之新景。登北馆以悠瞩。对荆门之孤阜。傍鱼阳之秀岳。
乘夕阳而含咏。杖轻策以行游。袭秋兰之流芬。幕长猗之森修。
任缓步以升降。历丘墟而四周。智无涯而难恬。性有方而易适。
差一毫而遽乖。徒理存而事隔。故羁马思其华林。笼雉想其皋泽。
矧流客之归思。岂可忘于畴昔。
吸风玄圃,饮露丹霄。室宅五岳,宾友松乔。
解缨复褐,辞朝归薮。门不容轩,宅不盈亩。茂草笼庭,滋兰拂牖。
抚我子侄,携我亲友。茹彼园蔬,饮此春酒。开棂攸瞻,坐对川阜。
心焉孰托,托心非有。素构易抱,玄根难朽。即之匪远,可以长久。
茜茜嘉苗,离离阶侧。弱叶繁蔚,圆株疏植。清流津根,轻露濯色。
白露霏以静降。
星倾晖以流素。
鼓棹行游瞩。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