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卧危楼日掩门,最难消遣是黄昏。霜浓兰叶无荣色,雪重梅花有泪痕。
明月半窗秋水影,新词一卷楚骚魂。廿年多少伤心事,旧雨飘零孰与论?
曩年江皖记旧游,磨碎轮蹄几度秋。一夕西风生白发,十年春梦醒红楼。
亭荒不放高人鹤,齿折甘为孺子牛。万斛曲尘清未得,泪波空向故园流。
寒林日暮淡烟霞,驿使难凭旧恨赊。惆怅风前罗袂薄,徘徊月下玉钗斜。
久居幽谷心如石,深锁长门鬓已华。闻道粤南春意早,铜瓶争插岭头花。
风尘堕落误今生,七十年前住上清。偶忆罗浮真一梦,久违姑射总关情。
青琴欲抚谁知己,红粉慵亲自隐名。一自江城吹玉笛,楼头黄鹤黯无声。
海外春回怅已迟,名葩初放蝶难知。多从雪里勤相探,浑向风前有所思。
青鸟未传江北信,故人方寄岭南枝。廿年阔别无消息,辜负红妆似不宜。
急雪浓云幂晚村,驱寒无计借芳樽。何人雅兴开东阁,若个宫妆出午门。
纸帐凄凉无绮梦,幽窗寂寞有啼痕。漫云向得东风宠,晚受冰霜亦感恩。
江城邂逅殆前缘,自降红尘不计年。驴背相逢疑是梦,鹿岩遥望恍如仙。
嶙峋风骨殊堪敬,冷淡襟怀剧可怜。别后芳音经岁断,征鸿飞杳若为传?
钗斜粉褪晚妆残,指冷慵将绿绮弹。蓬岛思迁悲不易,瑶台欲返觉真难。
自怜玉骨年年瘦,谁惜罗衣叶叶寒。我是璇宫仙子降,林逋休作美人看。
南岳山高雁绝踪,剧愁云树隔重重。遥瞻玉辇林中驻,应有琼妃月下逢。
翠袖常依新植竹,苍髯多笑古乔松。东风阵阵吹衣袂,一缕幽香比麝浓。
春风先放岭南枝,殆是东皇意有私。芳信只堪高士探,幽怀争许俗人知。
伤离易下红颜泪,惜别难和白雪诗。记得去年初抱病,萼华清瘦异当时。
怜儿霉雨过生辰,辜负韶华十七春。云翳惯遮山月影,风铃凄和子规声。
聪明反被诗书误,患难休期戚友亲。幸汝安贫能继志,清吟差慰白头人。
缅维九七年今日,正是慈亲寿诞辰。卮酒未能坟上奠,繁霜空向鬓边生。
儿于晚岁多忧患,母在重泉独苦辛。病卧匡床难扫墓,松楸凝望泪频倾。
英年绝裾河梁去,晚岁将雏梓里归。红叶已教堆蒋径,白头无复倚柴扉。
江湖满地儿鱼老,烽燧漫天母雁稀。辛苦半生悲早逝,黄泉知否见慈晖。
五岳归来眼界空,萝山深处识诗翁。荒陬忽唳华亭鹤,绝塞遄飞建业鸿。
羁客愁思明月里,美人幽怨落花中。漫言晚景黄昏近,万井争怜夕阳红。
刘晨退隐避喧哗,陋室萧条不似家。怕听兵戈腾海角,忍瞻烽火烛京华。
客行远道悲羸马,儿过横塘式怒蛙。樽酒灯前须尽醉,明朝门外即天涯。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