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燕云道路长,荒郊衰草接天黄。纤纤柳护长堤月,滚滚蹄翻古道霜。
马首频回瞻北极,鸡声初报近高唐。客从五岭惭王命,寄与孤鸿到故乡。
万里南关绕梦魂,满船箫鼓动江諠。云生海上潮初落,风满旗头雨欲昏。
客路香蒲聊泛酒,故园青艾忆悬门。天涯几度逢佳节,惆怅浮萍到此尊。
雁影联翩野水秋,都门送客思悠悠。孤云共有怀乡梦,衰柳何因绾去愁。
高谊终归清论重,浮名应是古人羞。荷衣舞破还堪着,惭向天涯独滞留。
沈抱空斋坐寂寥,故人相忆共鸣驺。日回深巷明双辔,风满前旌动小楼。
清论不妨归署晚,浊醪还可过墙头。好因聚散看黄叶,一任从风不自由。
浮云漂泊共天涯,几度重阳不在家。芋栗故园怜客梦,茱萸他日忆京华。
孤怀秋尽伤裘敝,老态风前任帽斜。却笑流光催白发,休将佳节负黄花。
广文爱客贫无酒,杜老多愁不恋杯。晚杖白云诗社远,秋风黄叶野堂开。
篱花犹是陶潜节,窗草空迟茂叔来。几度长安醉明月,相思他日忆京台。
玉剑金戈拂晓霜,初程应计到良乡。霓旌夜卷星辰动,雾辇春行草木香。
麋鹿乍惊陈虎贲,风云长为护龙骧。敝袍愿作归朝舞,早听欢呼委佩长。
万里风尘剑独存,五云深处拜天阍。凡才自愧东方朔,待诏空怀金马门。
鬓发已非前日月,蓬瀛真是别乾坤。九溪蓑笠閒矶钓,流水桃花怅旧源。
小院开帘待月来,清秋三度醉金台。凄凉共话十年迹,潦倒还同此夕杯。
素影渐移流几席,轻云初起近蓬莱。悲歌肮脏成南调,愁见联翩雁北回。
云捧天恩下九重,异香先度大明宫。囊封锦字晴霞动,丹结圆珠夜斗红。
海宇尽同开寿域,疮痍弘普济时功。朝来览镜成歌舞,报荅应怀矍铄翁。
几片红桃乱水浔,仙源窕窈翠云阴。花迎玉节低垂涧,鸟避青骢远度林。
岩草洞芝三月暮,孤松独鹤百年心。相看浮世空悲梗,话入双灯夜雨深。
二月轻寒荐客衣,东风吹雨上征旂。一川烟草迷行骑,万里春帆共落晖。
卧月频牵南国梦,看云时采北山薇。九重声佩迎天仗,午夜郎星照琐闱。
青编白酒养疏慵,山逐云深第几重。献赋梦无金马诏,知心许有玉龙筇。
刻痕验长看新竹,扫翠留阴卧老松。机事久忘能自信,案头长有野禽踪。
登临独爱谢玄晖,风雅千年杜拾遗。蓬岛夜篝惊梦寐,舞雩春服愧追随。
断云飞鸟相持落,曲水层峰两竞奇。廊庙江湖成异感,可堪兰棹晚还移。
风流最爱沈休文,结束相攀入碧云。霞磴高悬仙岛迥,星槎直汎玉河濆。
虬松落翠春长静,凤管生寒日欲曛。已向浮生了机事,岩花溪鸟笑相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