舫样一亭小,依山复靠池。每来分席坐,须忆下湖时。
竹弄当窗影,花添蘸水枝。人间风浪恶,泛宅几天涯。
绕湖山叠翠,师住最高层。野偈书林叶,茶铛煮涧冰。
松筠为道友,日月是禅灯。傥许分峰隐,甘为有发僧。
客路久驱驰,秋深两鬓知。田家投夜宿,渔灶寄晨炊。
契分灯前影,生涯橐里诗。遥怜故园菊,荒草没霜枝。
自扁庵为倦,斯名恐未然。醉巾频漉破,游屐几磨穿。
新种竹都活,旧栽花更妍。门前春水涨,催发孝廉船。
临帖钞书外,尤深破墨工。万峰千嶂趣,片纸尺绡中。
云暗孤村月,潮生满树风。自嫌吾已老,摩砚一无功。
田间久不到,草木半萧疏。鸥占沉舟浴,蛩分破壁居。
仆温携到酒,邻送卖残蔬。未说催租事,黏窗且读书。
伶俐不如痴,从来我亦知。才吟诗好日,便是命穷时。
鼠笑瓶无粟,蜗嫌壁有碑。五行修得否,髭鬓已丝丝。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