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花草付荒烟,幸此佳城筑尚坚。千古漫矜铜雀瓦,一抔犹剩赤乌砖。
休嫌貉子难为配,且喜蟂姬与并传。毕竟江东儿女好,刘家豚犬太堪怜。
十年阃外枕雕戈,奈此秦头压日何。南渡君臣生气少,东窗夫妇杀机多。
功高岂意翻成罪,战胜无端更议和。不待吁天诬早辩,精忠二字总难磨。
天风吹我下蓬瀛,敢与群仙證旧盟。好向玉堂称过客,重烦丹笔注微名。
升沉有数人难挽,造化无心事总平。却笑随园老居士,落花诗句太关情。
问说高堂已白头,书来苦劝早归休。匆匆春梦收残局,落落晨星感昔游。
廿载名场同得失,两家诗派异源流。男儿不副旂常志,尚有名山一席留。
一场瓜战夜初停,幻出团团满月形。圣火养成千岁绿,仙丹炼就十分青。
擎来何减琉璃椀,望去偏疑翡翠屏。不是金刀能割膜,痴皮那得化空灵。
剥尽层层皮与肤,此中原自费工夫。光明岂减燃脐董,空洞真成剖腹胡。
笑尔烛奴无位置,比他云母略模糊。世间何物堪相拟,只有回回青亚姑。
宵深移近读书堂,伴我青灯兴更长。要使腹中无块垒,自然顶上有圆光。
莫嫌燄燄膏将减,只觉荧荧火欲凉。不解朱门歌舞地,高烧红烛照红妆。
但觉华光竟夕增,居然清似一轮冰。也同天上青藜火,不比人间黑漆灯。
我辈生涯原淡淡,个中消息自腾腾。玉堂不少青莲炬,让与西清旧友朋。
廿年得失共命场,今日东来两紫阳。乱后须眉都小异,狂来旗鼓尚相当。
主盟坛坫谁牛耳,载酒江湖旧雁行。寄语执经诸弟子,莫争门户苦参商。
泛宅浮家任所如,偶来吴下卜新居。敢争子美沧浪席,且读天随笠泽书。
朝籍久除无束缚,乡山欲买尚踌躇。一椽聊借诗人屋,大好城南独学庐。
不才何敢望前贤,仙籍刚迟六十年。或有因缘存翰墨,故容啸傲寄林泉。
园荒更拟添新竹,池小还思补种莲。殊较梁家夫妇胜,当年庑下太堪怜。
摩挲碑碣手频揩,遗址重寻赉砚斋。前辈风流吾岂及,小园花木近犹佳。
嶙峋石骨高于屋,潋滟波纹绿到阶。最喜数椽临水筑,红蛮格子早安排。
眠云精舍榭微波,想见当年胜地多。欲为名园记兴废,空留老树意婆娑。
百年俯仰成今昔,半亩宽閒足啸歌。安得草堂资十万,重将旧迹补烟罗。
海上军容盛火荼,名王自领黑云都。独当淝水心原壮,一失街亭势已孤。
九地藏兵狐善搰,重洋传檄鳄难驱。遥知此夕甘泉望,早见烽烟照大沽。
郁郁三山次第开,离宫别殿似蓬莱。累朝制度周灵囿,每岁巡游汉曲台。
海外鲎帆来络绎,云中凤阙失崔嵬。昆明湖畔波如镜,犹望春风玉辇来。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