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逼街头酒价高,晚来风急更萧骚。青楼醉舞不归去,江上一蓑怜汝曹。
多愁多怨怕春天,花外时闻警跸传。金缕绣衣浑不称,馀香犹带御炉烟。
万顷恩波一寸心,玉阶青草断车声。文章近日无人爱,休把黄金乞长卿。
芙蓉凉浅未全红,稚子拦街斗草虫。节物变迁风景在,故园心事不言中。
殷红含露卧朝寒,疑是春工画未乾。底事诗人吟不稳,直须烧烛夜深看。
园草浮青入杖藜,莫教孤负好花时。人生屈指头如雪,消得春风几首诗。
山人本在山中住,偶向城中卖药去。不道石潭龙出云,失却朝来下山处。
红葵绕砌竹风凉,睡起呼童上午香。一带粉墙平似纸,閒研水墨画潇湘。
眼空夜色秋满城,城楼漏鼓闻四更。杓垂月转万山白,坐看天河西北倾。
画船曾系柳边桥,歌舞升平乐意饶。事去却怜桥畔柳,春来犹学舞儿腰。
一声河满遏行云,恨逐飞花委路尘。莫道尊前无泪下,听歌不是旧时人。
断畦零落荠花明,雨过平湖水渐生。坐久忽思春去远,绿阴浓淡隐啼莺。
四山削玉水无波,冷坐孤吟意趣多。未必朱门知此味,红炉画阁正笙歌。
昨夜分明梦到家,庭前开遍石榴花。龙门不放东风过,五月平滦雪满沙。
猎碣镌功事惘然,摩挲坏石卧寒烟。昌黎已道文残缺,又较昌黎五百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