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鸾纷集日,松桧掩新茔。持节空诸路,分符谩列城。
闽山馀旧峻,淮水漾前清。地下虽难作,功名凛似生。
因革纷然岂用情,由来消息与时行。奏封直指财并力,造法当期实应名。
可使华夷渐润泽,不烦衡石自均平。将明况是忧民者,即见熙熙百室盈。
自期谋道不谋身,不逐轻狂戏此春。读史穷经求在我,攀龙附凤彼何人。
一言逢主未如志,百结成衣肯叹贫。早晚病除堪属思,新诗莫厌起予频。
野阔天低四望赊,霏微膏雨兆休嘉。早钟郁郁穿云断,官柳垂垂夹道斜。
邂逅庭前方指柏,逡巡木末已栖鸦。杨朱易服归来处,荷笠收车几万家。
飘飘雅致孰如君,旋辟西轩置酒樽。振木岂惟闻白雪,断缨仍许醉黄昏。
长亭风顺已言别,小圃春回空自繁。惆怅潜斋不知处,何年携手却重论。
刘郎爽气晓霜晴,阳子高怀宝鉴明。虽幸竹林容入会,每惭布鼓独无声。
一杯葵藿真佳趣,五鼎牛羊谩宰生。廊庙他年调燮手,不妨潜室且和羹。
万卷藏书肯自閒,沉涵圣道欲晞颜。片心既与人寰远,逸驾宁容俗士攀。
嗟我曳裾胶扰处,荷君置榻寂寥间。藜羹玉麈清何限,每到斜阳不忍还。
灼灼桃源数朵红,青禽传到荜门中。傍人只喜窥春色,达士元来寄祖风。
谩说几经千岁赏,会须一笑万缘空。沉香散处圆蒲稳,花自蕃鲜体自同。
一霎狂飙破晓阴,春光极目几千寻。会须胜事追莲社,更约幽人访竹林。
渺渺平田涵白水,萧萧苍桧聒清音。郑虔才大犹遭骂,重愧持杯许脱簪。
十年星散忽相逢,寂寞芜城古頖宫。一炷澄泥窥祖要,三卮浮蚁对春丛。
牢刍岂解留天骥,云路还闻逐塞鸿。莲社故人如见问,为言涉世百无功。
九十青阳安在哉,临风搔首谩迟回。春于我辈非无意,诗必先成为有才。
拖架酴醾香破麝,翻阶芍药大逾杯。病除更约归愚子,浮蚁犹堪席地开。
休论花草与楼台,借得江南叠嶂开。纵使春归无觅处,何妨人乐自持杯。
棋如孙武推多算,诗似颜渊已竭才。早晚竹林修故事,更看君笔灿昭回。
踏雪驱驱原宪履,御风猎猎老莱衣。情投岂比钟山出,兴尽远同剡水归。
炀帝池边松荫远,维摩室内烛光微。携筇促席相羊处,应记当年接下机。
耿耿僧坊寄日边,晚移穷巷避諠阗。羹藜不饱同攻苦,秣马言归独处先。
木叶已随风力远,霜轮行作璧形圆。衣冠返敝文昌路,何似高堂坦腹眠。
不见冰清几岁周,乘风举翮恨无由。濒江松竹三秋后,隐几情怀万事休。
险阻艰难空蚁斗,东西南北正萍浮。与君相好如兄弟,莫惜微言为置邮。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