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楼柱相思木。两头月子西南屋。冰透镂金鞋。夜深来不来。
中庭风露冷。乍逼帘衣紧。低放剪刀声。知卿无那情。
屏山宛转帘栊窄。绣花爱绣双鸂鵣。今夜不分床。怜人是乍凉。
罗衫衫袖薄。贪凭阑干角。花冷未宜眠。楼头月下弦。
紫绡衫子青裙褶。月明花影伤心白。私倚小楼前。雁声寒一天。
三更更漏急。刬袜阶前立。泪海一身藏。妨身变海棠。
芙蓉楼上西风冷。银河乍隔人双影。香近珠魂销。夜深曾渡桥。
画来知不似。写个人人字。钗影一行行。两边金凤凰。
眉愁堆满菱花镜。有个人扶病。小步下回廊,一缕香魂,冷到香苔径。
西楼凉月无人凭。剩有梨花影。衫薄耐微酲,低问阑干,可似前宵冷。
花朝寒食,忽一春过半。剩有春愁最难遣。恁妆台乍起,扶病恹恹,帘子下、埋了落花千片。
翠苔空满径,庭院深深,愿学衔花入帘燕。娇重怯香多,浅黛低鬟,只隔着、中门双扇。
莫错怨、东风不多情,有信息传来,隔窗金钏。
夕阳阑角,正花枝低袅。曾共春人倚阑笑。属横塘那畔,双宿鸳鸯,切莫待、翠盖亭亭枯了。
珠帘留一般,等得侬来,还怕红楼上灯早。刚是月初三,直恁娇多,画不出、两眉纤小。
恨玉漏、宵深渐催人,祝海水添伊,也应嫌少。
浦口断虹,湾头归棹,客襟凉意如许。苹香吹上了,一幅销魂句。
江郎鬓凋倦旅,漫断阕、拥衾慵赋。暝色凄魂,薄寒支病,无限倦怀苦。
遥天髡尽离树。理篷窗旧曲,凄绝筝语。怕吹龙笛晚,喷起前滩雨。
汀洲窈窕人何在,怅遗佩、拂尘兰浦。涛雪舞。诗愁被东流卷去。
昨夜春酲殢海棠。绣屏东畔卸残妆。背人何处捉迷藏。
密意鸾笺千万语,销魂雁柱十三行。人间风月转凄凉。
夜明如水。独自和衣睡。漠漠轻寒笼半臂。忆得那人垂泪。
关情十二阑干。销魂六曲屏山。刻意伤春伤别,梨花庭院微寒。
香雾帘前湿,娇云梦里逢。欢期如梦太惺忪。那更海棠幽怨,独自泣愁红。
酒醒黄昏后,人来小院中。夜寒香软薄罗重。记得小鬟低语下帘栊。
记得小鬟低语,帘外月如弓。
寒云裹住春无缝。冥蒙天地都如梦。六曲小屏山。梨花深夜寒。
钿头金雀翠。十幅帘垂地。池上好风吹。落花香满衣。
闷倚小窗纱。暗损韶华。屏山曲曲暝烟遮。孤负淡黄新月子,偏照梨花。
双髻爱盘鸦。小颤灯斜。自将幽怨诉琵琶。空忆小楼双燕语,愁满天涯。
返魂难曳,小屏山一角,冷清清地。蓦茶香、扬转风帘,又偷共春窝,暝愁低缀。
病月凄烟,画一个、帘前心字。只梨云断梦,梅雨枯禅,错被钩起。
幽欢背灯暗记。记浓熏翠被,罗帐私倚。怕深宵、坐暖檀床,恁钗拨炉灰,自添沉水。
琐槛云窗,尽蛛网、露凉频系。绾相思、夜阑篆冷,替侬寄意。
六曲回环。遮别梦,连朝敌住轻寒。护春三月,空说燕子翩翩。
倩影偷窥罗扇底,坠钗错记小帘间。镇无聊、远眉瘦损,空画螺山。
兰情宵来未减,记有人暗里,拥髻偷看。障影藏娇,回首便隔人天。
香销烛灺梦醒,又何处、寻他双翠鬟。迷藏候,怕袜罗香近,灯昏那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