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也长身立殿头,宫坊入阁主恩优。才疏欲学仪秦术,气急几从李杜游。
罪状匿名辞榜购,地形指掌按图求。御衣唾溅投荒去,倒好如何老不收。
三杨以后推贤相,大体调和遇最优。敢谏匏开文紫口,重伤毯裹晋公头。
先朝故后追封号,大内孱孙释系囚。独惜受知由景帝,荒淫书诋晋阳秋。
泣扶帝足拜东宫,文武同心部论公。边爨不开传国玺,禅仪竟冒夺门功。
禳灾九事言之尽,起复三辞制不终。蜚语满空危已甚,特烦卫士宿家中。
名下奇童洵不虚,清贫亦复两相于。弦歌养母樵薪后,衫纻登朝赐果初。
留客何妨邻有粟,临文可使案无鱼。金牛山指茶山路,淼淼江湖访故居。
经济虽然倚介夫,二公归去势终孤。横流都作抽帆计,画寝空悬负扆图。
此狱可生宜善解,斯文将坠要潜扶。保全国体知多少,识得丹心一片无。
摘谬求疵厌老成,可堪削籍到门生。卖文作活宁贪禄,以谥为忧尚爱名。
显祸不婴杨伯起,成功终赖狄怀英。文襄被荐权珰毙,底用纷纷召外兵。
嘉猷谠论冠诸台,不信阳刚结祸胎。万里团操携仆去,四夷入贡问安来。
子孙只合谋农业,科第何当试吏才。为问扶称犁□处,东山书舍没荒苔。
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
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
一代姚崇未易才,行边新色李临淮。智囊隃度机奇中,献庙雷仝议久谐。
绕涿除非崔氏艺,隐宫长是太常斋。金钱志墓寻常事,抵死英雄恨不埋。
充闾佳气有云飞,知是神人抱送归。墓上梦徵名将剑,江边泪认逐臣衣。
悟开心学源源活,遁入禅机渐渐非。第一山阴流派别,天泉四语證王畿。
臣惟贼不遗君父,麟阁丹青视等闲。义旅风驰樟树镇,野心云恋九华山。
残兵络绎舆尸苦,诸将淋漓战血斑。付与龙江江外路,凯歌人报献俘还。
红盐池袭威宁伯,此后何人发一兵。俺答毁垣仍大入,吉囊掉臂又横行。
输金翻卖卢龙塞,蒸土孤悬统万城。难得雄才能任事,漫言边衅至今生。
八图营阵最分明,规复三年事可成。裴度不能邀帝断,李晟竟自负天生。
一腔东市朝衣血,三面黄河战鼓声。游牧从兹沦异域,伤心莫问受降城。
无关国事不须争,东阁郎君尚世情。酒沐元衡何遽怒,草为林甫俨如生。
战场痛哭文沽祸,鼓吏清狂擅骂名。至竟覆巢完卵少,九泉二子亦从行。
万死生从狄道回,相门雅意特怜才。老来姜佳心弥辣,难后川椒口又开。
三木生香磁器碎,九成入梦凤弦哀。番儿穹帐休环泣,含笑忠魂到夜台。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