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态惺忪,向雕栏艳糁,红妆微褪。薄醉乍醒,娟娟另饶丰韵。
无端碎却秋心,正一片雨陪烟衬。空阶,梦魂凉、又是疏蛩几阵。
芳影弄娇嫩。背墙阴睡起,西风扶隐。幽媚自怜,思妇泪痕还晕。
簪来细贴云鬓,怕添了、玉钗离恨。残粉。付徐娘、断肠诗本。
客衣单,人影悄。越是天涯,越是秋来早。雨雨风风增懊恼。
越是黄昏,越是虫声闹。
别情浓,归梦渺。越是思家,越是乡书少。一幅疏帘寒料峭。
越是销魂,越是灯残了。
无多旧雨,无多新雨,各自灯寒酒醒。月明何处弄瑶笙,怕冷了、西湖花影。
秋声碎梦,秋风催别,渐渐鬓丝凉警。篷窗吟遍六朝山,只载得、闲愁一艇。
月斜香几,露寒瓜席,墙外何人私语。隔花风递笑声来,却不似、故国儿女。
有情时节,无情院落,坐对凉阴几树。卷帘独自数秋星,点点是、离愁来处。
画带愁时影,诗藏别后笺。朱楼人去绿阴圆。剩有一双飞燕,占住旧秋千。
玉梦谁招得,银河但渺然。模糊心事十年前。记得黄昏,记得藕花天。
记得酒醒时候,罗幌月如烟。
翩翩缟袂新寒薄,秋来玉腰纤小。艳冢寻香,离宫觅恨,舞碎零星残照。
销魂画稿。更贴缀闲愁,冷丛疏草。影堕墙根,海棠花瘦带烟袅。
阑珊春梦乍醒,记游仙幻境,莺燕都老。南国留裙,西风泣扇,莫问旧家亭沼。
芳情未扫。叹金粉年华,等闲过了。月里罗浮,恁时归去好。
乌衣瘦损来时影,天涯艳游应遍。玉树荒烟,金陵剩粉,惆怅舞裙歌扇。
闲抛翠剪。吊六代斜阳,故侯宫苑。冷入江南,一襟疏雨暮愁远。
匆匆芳事易了,早梧桐坠叶,风露催晚。草信霜前,杨花梦里,凉煞绮罗深院。
红丝待饯。算客久思归,幕巢栖倦。落尽香泥,月残帘未卷。
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
愁人眠正苦。误听了、一铃微雨。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
开帘频看取。只楼外、疏星三五。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磁盆略带萧疏意。染得秋如绮。猩痕点点雨中看。认是西风残泪湿齐纨。
苏娘机杼回文倦。移近帘栊玩。一丝丝织可怜红。输与茜纱裙上绣芙蓉。
幽茎贴切烟痕重。点缀苍苔空。半墙残月太朦胧。留得几枝疏影盖啼蛩。
水晶帘底才梳掠。松插蝉云薄。钗头阁住露华香。只觉一分秋在鬓丝凉。
老去东坡,零落了、风流赛筵。恕吾辈,疏狂礼节,重酌寒泉。
廿五条冰弹碎月,十三陵树长荒烟。采黄花、人语冷香中,残翠边。
神至矣,风满船。神去矣,水连天。击空明一片,渔鼓吟舷。
睡起芙蓉窥镜里,日斜鸥鹭拜门前。有小鬟、低唱棹歌来,秋渺然。
仙乎萧史,在湘纹影里,呼之欲出。一树花阴清盖户,筛碎半窗凉月。
紫粉徐飘,红牙细按,风过檐铃叶。隔墙声度,画楼残梦难觅。
我欲远跨蟾蜍,琼箫飞弄,吹破秋云碧。去问广寒新乐府,洗尽人间筝笛。
玉宇天高,银河水迥,未许星槎入。冰弦独语,古音空自怜惜。
飘然颇有凌云气,长空乍收昏霭。露湿衫边,星黏树隙,清得游人无奈。
银河玉海。怕今夜婵娟,等闲凉坏。棹入西泠,水窗一半柳阴盖。
中流来去自在,洞箫吹断续,如听仙籁。零碎飞萤,惺忪倦鹭,秋在红芙塘外。
花枝细摆。尽无数幽香,画船轻载。醉我烟波,五更归思懒。
霜华似酒。向枝枝点染,芳艳酣透。冷到篱根,倦倚窗前,苔痕一径铺厚。
寒蛩懒作伤心语,便蝶影、飞来都瘦。卷画帘、尽日西风,分付秋魂消受。
记得餐英小摘,那人共徒倚,香满罗袖。好梦如烟,别梦如云,又到苦寒时候。
谢娘已嫁吴娘病,只院落、夕阳依旧。算可怜、不独黄花,说与雁鸿知否。
帘钩风响玉珑玲。乱愁生。不堪听。剩有梅花,疏影伴窗棂。
无语卸妆无语坐,太忪惺,灯昏也、睡未曾。
檀奴归信欠分明。画楼深,霜气凝。雁儿解事,定飞去、代诉离情。
独自绣衾,寒拥度残更。懊恼月斜钟易动,一声声,才成梦,又打醒。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