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萧疏夜悄然,微茫江月照愁眠。已拼万死投荒去,又向三湘载恨还。
牢落事功徒负负,沉浮湖海复年年。此行合被山灵笑,依旧归来守太玄。
扶疏树影半床阴,零乱虫声断复吟。菱叶净涵千点泪,月华清照半生心。
阶前蓂荚微朝暮,域内风尘自古今。寥阔秋怀消不得,卧听砧杵夜沉沉。
确荦山石径倾欹,棘次披离夹路垂。强忍饥疲趱去驿,敢辞险阻误归期。
鸟啼猿啸皆无奈,世道人心有所思。一种客愁消不得,萧条茅舍雨如丝。
画角清笳特地哀,抚脾怆恨独登台。三年碧血滋青草,十丈红楼长绿苔。
北里笙歌催进酒,中原战骨已成灰。男儿七尺昂藏体,何事沙场去不回?
连营百里驻牙幢,帕首靴刀并受降。共策元戎功第一,谁怜国士本无双。
角声动地惊朝雀,猎火烧空警夜尨。最是美人饶幸福,将军俏影映银釭。
知交并世几忘形,地角天涯劫后星。出处未妨殊隐显,文章终不怨飘零。
沉沉剑气吴江冷,淼淼波光楚岫青。检点秋风勤护惜,女媭千里寄叮咛。
浩浩长江日夜流,波涵雁影秣陵秋。劳形役志知何补,煮豆燃箕未得休。
多丽河山呈黯淡,无聊文字续牢愁。扪天摘斗当年梦,息影檀柯悟泡沤。
秋雨秋风满白门,掩关无那又黄昏。名山漫作千秋想,浊世终怀一饭恩。
远志无人怜祖逖,野心几辈效桓温。凭虚惘惘成孤寄,袖手神州百鬼喧。
眉月盈盈上翠峦,绿窗铃语夜吟寒。季鹰浪说还乡易,王粲深谙作客难。
废置黄钟同瓦釜,登场傀儡尽衣冠。烂柯何处容高卧,自把兴亡史细看。
竖子何曾足共谋,辄耕陇上念陈侯。干戈坐见三湘遍,泪血深悲两蜀流。
粤峤风云方扰攘,燕台鹿豕自悠游。悔耽脆弱芝兰梦,廿载因循负黑头。
凤老桐衰竹实枯,丹陵归梦太模糊。人情要识门罗雀,世事真成紫夺朱。
秀菊应馀三径在,慈亲还醉一杯无。楼头雁影排空过,更向秋风忆友于。
崇垣已毁曲池湮,无复春波照玉人。百劫难期偿宿诺,三生何处问前因。
愁中芳草参差长,别里浓春次第新。诉与流莺浑不解,落花飘恨满衣巾。
劫回天地忽相逢,京雒风尘改旧容。息影无方思学佛,逃名有计欲归农。
千秋玄武湖中水,几杵鸡鸣寺里钟。消尽江东龙虎气,白云南望一重重。
故乡消息久沉沉,摇落江南岁暮心。红豆春风成幻梦,青灯秋雨入微吟。
覆巢苦念梁间燕,焦尾生怜灶下琴。何日夫夷江畔路,芒鞋相与踏春阴。
虞兮虞兮奈若何,千秋肠断项王歌。献身愿学万人敌,抗志奚辞众口诃。
长剑有光终射斗,密云无际竟成罗。碧天一闪飞星堕,慨抚华年去已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