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好客能赊酒,令尹休官尚转蓬。独鹤不归沧海上,双凫犹在白云中。
仲舒经术传三策,杜甫文章跨数公。独立晴沙最相忆,落花飞絮满东风。
闻向清溪隐太和,幔亭仙掌翠嵯峨。君臣药就黄芽熟,道德书成紫气多。
屡许秋风分枸杞,长怀明月共渔歌。归来检点青囊秘,瑶草春深满涧阿。
露下梧桐爽气浮,天低河汉近高楼。西风鼓角凄凉夜,落日山川惨澹秋。
尚忆鹿门堪避世,祇惭燕颔未封侯。海波东去三山远,剑气徒劳望斗牛。
连山西来群马奔,下有流水如桃源。故家尚想衣冠盛,乔木徒悲丘垄存。
天际断云横翠黛,沙头疏雨送黄昏。庐峰隐者相邻并,松菊萧萧对掩门。
经年不见陈文学,孤负茅檐浊酒杯。黄叶满窗风雨至,尺书千里雁鸿来。
世乱固应为士贱,好怀那得为君开。正思春水扁舟好,拟看扶桑海上回。
清晨行李出西郭,日午泊船当北津。白沙翠竹自成径,紫燕黄莺时近人。
五年戎马未休息,九曲樵渔甘隐沦。安得比邻如李葛,狂歌痛饮度青春。
屏山乔木翠参天,共爱风流长史贤。古篆龙蛇金作刻,遗经蝌蚪竹为编。
慈亲鹤发垂霜柏,道士鹅群戏墨泉。今代法书称赵杜,他年重见笔如椽。
谷口归来未及耕,春风又送趣装行。应知经术怀匡济,不许山林避姓名。
此日仙舟真惜别,何年诗社更寻盟。黄河泰华如重览,满路棠阴旧政声。
方壶东望隔沧溟,白发犹传隐者名。五岳云霞开小景,三天符箓注长生。
虎龙气合调金鼎,鸾鹤声多送玉笙。为问蓬莱清浅未,麻姑何处候方平。
夜戴星辰觐紫微,晓裁云雾作仙衣。共传函谷青牛去,独跨庐山白鹤归。
洒笔梅香翻墨沼,捲帘松翠落金徽。隐山茅屋扁舟小,定有高人款竹扉。
丹山碧水漾清晖,尽日经行径路微。野老筑场收稼早,溪翁举网得鱼肥。
青天万里飞云尽,黄叶千峰独鸟归。为报西山彭道士,月明今夜叩柴扉。
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羽人曾共住丹丘,风雨重来又暮秋。红叶闭门山寺静,白云留客野亭幽。
千年海鹤无消息,九日山尊有献酬。日暮鹡鸰飞去急,玉笙何处恨悠悠。
广文家在大江东,官冷时时叹转蓬。读易夜分松寺月,鸣琴春度杏坛风。
久知杜甫诗徒苦,应笑扬雄赋未工。翰墨交游今绝少,一生襟抱几人同。
三年北阙登黄榜,一日南山卧白云。谁信陶潜贫嗜酒,自知贾谊少能文。
山城闻雁惊春早,客舍囊萤坐夜分。九曲桃花今烂漫,扁舟好访武夷君。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