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有仙关,岧峣望超忽。二水隔东南,连山走吴越。
晨过听曙钟,夕宿投寒月。去去何所之,趋朝拜金阙。
朝从鹅湖游,暮投鹅湖宿。古寺入空山,疏钟出深竹。
孤舟荡复行,清响断还续。百八犹未终,前溪水如玉。
露下江色秋,沙明水容夕。孤飞尔何来,独立随所适。
惊弦恨转深,系字情何极。扁舟月下闻,愁绝三湘客。
野服每耽幽,东山恣吟眺。烟潭落虚镜,风涧生弦调。
趣惬苍树云,心閒碧溪钓。犹疑向苏门,落日共清啸。
上人了真如,孤琴寄遐想。开轩对松泉,宴坐犹偃仰。
有时閒拂拭,落叶共清响。寒声入霜指,秋啸动林莽。
余尝爱鸣弹,愧乏知音赏。一曲殊未终,东林月初上。
危峰东南来,气势何磅礴。下有幽人居,投情在丘壑。
山云檐下宿,瀑布空中落。境静神自舒,地偏心亦乐。
野桥带行客,孤琴引双鹤。日夕候相过,烟霞有深约。
寓宇闭幽寂,羁怀转凄其。况兹梅雨候,值此麦风时。
门登溪上楼,怅望吴天涯。长风捲潮来,倏忽银山移。
潮水尚有信,我行岂无期。缅怀同心人,恻然起遐思。
陈生小隐读书处,白塘远隔青山墅。地接沧浪九曲烟,门迎壶翠双峰雨。
寂寂幽栏鸟雀閒,草堂昼掩青松关。冲朝猿鹤来何事,落日渔樵相与还。
清溪月出弦高调,盘石风来可垂钓。山鸟声中彭泽吟,海鸥影里苏门啸。
年来为客意都迷,眼前几负沧洲期。片帆明日武陵去,桃花笑杀归来迟。
君不见五老芙蓉峰,绝顶邻霄翠万重。又不见香炉紫烟石,高标照日气千尺。
东南胜槩称绝奇,庐山秀色含碧滋。半天飞瀑洒云汉,峡龙作雨风雷悲。
仰观气势何盘礴,一道长流喷穹壑。素崖尽裂丹壁开,白虹乍起银河落。
知君素有江海心,对之不觉清烦襟。响入百潭秋水去,听如三峡流泉音。
子今西行向何处,秋瀑长吟聊寄汝。相思得似石上声,倒海随君流不住。
浯溪山水最奇绝,幽居隐隐依林樾。片雨晴浮北砌花,双松暝挂西峰月。
董仙茆屋居其间,深林尽日闭松关。有时相访匆不见,采药云中犹未还。
青门桥南二月时,青门城北梨花飞。忽闻啼鸟道乡信,应念行人何日归。
东风一夜青门道,客舍萧条但春草。远树苍茫感客情,遥山寥落伤怀抱。
酒幔高楼日未斜,参差桥上几人家。钓鲈潮落见归雁,螺女春深起暮鸦。
此中回望南天路,抚剑悲歌水东去。欲问红楼醉别时,正是青门忆君处。
佳节岁希遇,良会人罕同。况逢九日一延赏,兄弟不得相追从。
凉风萧萧送飞雨,独闭高斋向荆树。断雁声悲落木秋,寒鸦影度残阳暮。
去年此日登高台,邻霄眺望形神开。酒酣倒帻醉起舞,长江浩荡天风来。
念此使人恋携手,骨肉伤心重回首。拂石空歌白雪吟,开尊惭对黄花酒。
始知行乐多暌违,眼中不见令心悲。秋来更欲一登眺,赢得潺湲泪满衣。
昔游东山访幽独,谢公西亭傍深曲。檐楹日落云气凉,百丈空潭澹寒绿。
衡茆列坐若群仙,蒲衾草榻心悠然。长林落叶散巾袖,绝涧飞泉清素弦。
吟啸于兹足幽赏,野水江云共来往。雁渚风回钓艇还,鸥沙月上寒潮响。
石田画史何清真,毫素机妙如有神。丹青放宕竟谁似,岂必辋川贤达人。
海国霁烟景,长林气鸿濛。遥峰积翠起千丈,九天秀出金芙蓉。
石泉淙淙洒风雨,银河半落横苍穹。恍疑身坐天姥下,万壑五月生寒风。
对此发长啸,逸气凌丹虹。閒移轻棹入空碧,武陵尽处缘源穷。
鸥沙潮落见溪钓,鹤林月上闻烟钟。以兹便欲赋归去,孤琴未许来相从。
始知幸接明盛世,谁能敛迹对尘踪。
蜀江之水何雄哉,奔腾疑从天上来。飞流直下几千丈,大壑五月鸣风雷。
飘然一望失西北,巫峡清秋起寒色。声撼长川白日寒,气蒸大漠青冥黑。
我时曾向锦城游,观涛独上瞿塘舟。划然长啸震林谷,短箫呜咽回中流。
与君对此嘉兴发,便欲因之泛溟渤。好挟飞仙汗漫游,孤篷醉倚西江月。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