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神仙反自嫌。半生幽恨在眉间。相思极尽转庄严。
春景写时三二月,花枝障得几重帘。缠绵蕉萃一时兼。
正气歌成诗更烈。字字悲宫阙。石烂海枯心不歇。谁得及、铮铮铁。
一卷麻沙精妙绝。来历犹能说。我欲读之喉更咽。君试看、斑斑血。
正是清秋节。极难忘、蕉轩蓉馆,旧时明月。争道将军山林好,点笔阑干幽折。
有二妙、辞华无敌。剪烛衙窗分题处,感庐陵心事如冰雪。
图画意,我能说。
苔尘曾印霜禽迹。笑几番、西风聚散,纸痕都碧。绝似逍遥堂中事,写出当年轼辙。
试展卷、容颜犹昔。雁语萧疏虫吟瘦,尽声声、递入帘前叶。
弹指过,又今夕。
寥落平生意。任人间、纷纷筝阮,几曾如此。一夜清霜中庭下,未算襟头酒泚。
但无数、城乌惊起。丛木萧萧长空阔,问前身我可同青兕。
歌未歇,正狂醉。
红蘅碧杜谁能比。揽芳华、天涯正远,相思何地。惟有幽林堪客隐,盛得几分秋气。
莫忘了、联床风味。匹马频嘶斜阳外,看关河欲暮吾行矣。
临别语,望君记。
人生如客。死葬要离侧。万岁千秋谁料得。那有是非黑白。
数声水向东流。一弯月在西头。欲说伤心何事,鸟啼花落休休。
黄童画痴。狂来赋诗。青猿钗鹿相随。过茶时酒时。
天涯牧之。愁来鬓丝。朝朝暮暮相思。有风知雨知。
片云吹坠游仙影,凉风一池初定。秋意萧疏,花枝眷恋,别有幽怀谁省。
斜阳正永。看水际盈盈,素衣齐整。绝笑莲娃,歌声乱落到烟艇。
词人酒梦乍醒。爱芳华未歇,携手相赠。夜月微明,寒霜细下,珍重今番光景。
红香自领。任漂没江潭,不曾凄冷。只是相思,泪痕苔满径。
梦雨丝风,溪头网得娇如雪。金璚玉屑。肯使轻磨灭。
想是吴宫,曩日曾饶舌。空凄切。江湖贬绝。莫向人间说。
西湖好,怀抱入秋开。六十年前书一纸,四千里外客重来。
诗句问苍苔。
西湖好,霜雪助奇芬。参庙独尊周御史,拜坟争过岳将军。
倚剑看天云。
西湖好,士女说凄凉。刀剑光馀波面赤,稻粳荒尽树皮黄。
今日好斜阳。
西湖好,绝爱水心亭。苔瓦被风敧险路,竹棂蚀雨映疏星。
人迹几时经。
新来欲说相思,香风吹散鸳鸯影。红莲何事,分明两两,齐齐整整。
背倚同枝,根联异瓣,似谁并命。想先生独乐,正商朋酒,来醉倒,不知醒。
我亦恹恹愁病。已多时,芳心暗警。湘波一绿,当惆怅处,怕开双镜。
露冷连环,月凉单袂,教侬独咏。柰重阑数尽,问花无语,更何人应。
空盼到、黄花时候。客里消磨,九年重九。海上琴丝,秋星萧散倩谁叩。
残阳马首,但一片、销魂柳。顾影意难忘,渐对、江潭人瘦。
知否。问苔尘霾笛,此际可能同奏。灵鸦去也,犹听得、隔邻伤旧。
西风紧、催酒醒回,才闷起、镫虫如豆。何况是愁来,小雨床前吹又。
可笑浮生,真如过客。閒来无事翻凄绝。人间不合落花多,惜春谁解红成尺。
但爱容华,不成攀折。盈盈一树缃桃白。东风付与道旁看,禅心莫再沾泥活。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