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借新店,孤襟坐未闲。烛花时溅泪,雨气夕生寒。
岂意重临宪,何才五徒官。袛应赋归去,窃禄讵能安。
几时铭剑阁,昨夜梦刀州。晓树长笼雾,春泉不断流。
猿声招客泪,物色故吾留。枝痒辄题句,何如赵倚楼。
一月驰车走,方知作客难。林深鸟性悦,路远宦情闲。
羸马忧泥滑,单衣怯雨寒。此时正愁绝,莫忆旧渔竿。
日日邮亭路,年年异国春。头颅多白发,吟袂半缁尘。
水鹤声闻野,山花香趁人。故园千万里,何处问情亲。
去去沅陵道,遥遥蜀水槎。一身曾许国,万里莫思家。
匹马嘶风健,双旌卷雨斜。客怀休作恶,无酒亦堪赊。
日午到清朗,荒城半是山。有苗从此恪,壮士枕□闲。
雨过溪花落,风含石藓斑。爱他泉水洁,停骑洗尘颜。
偶来山馆宿,独客恨偏饶。玉帐人迢递,青山夜寂寥。
窗棂风淅淅,檐竹雨潇潇。起坐不能寝,何由梦鹿蕉。
镇远且留宿,偏桥谩计程。聒人蛙乱吠,照我烛孤明。
远世一无累,为官百不成。虽然归亦好,君宠未忘情。
馀庆蜀之迁,风烟别一天。林深不见日,树蜜但闻蝉。
险路山腰转,悲泉石罅煎。何如解官去,向此北窗眠。
走马岑黄路,诗应不费寻。隔溪茅屋水,近郭竹坡深。
路曲盘山顶,人劳息木阴。驿楼应咫尺,衙鼓正沉沉。
楚蜀风烟接,车书道路通。花开红踯躅,山绕碧崆峒。
比屋兵民杂,居人习俗同。年来寥落甚,吾独愧观风。
客路千山里,阴晴一霎间。雨馀岩溜急,春尽鸟声闲。
笑我诗才涩,非渠物色悭。檐头犹有酒,三酌壮衰颜。
独坐日方永,怡颜景颇多。晚云低岭树,细雨湿庭莎。
鸣鸟当丝竹,颓垣护茑萝。平生爱幽雅,今日此经过。
泉石怜初志,功名属杜年。柏台叨执法。花县忆鸣弦,梦里看松桂。
山中怨鹤猿,行藏须自识,何敢负前贤。
只道为官好,焉知行路难。乱山排画戟,危涧泻惊湍。
泥渣疲征骑,尘埃暗法冠。明当解簪组,归卧粤江干。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