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捲罗帏识卫娥,东风清露醉颜酡。分来天上香犹在,欲问洛阳春几何。
明媚不须还解语,招摇若为对高歌。花前莫惜日沉醉,回首南薰绿树多。
佳雏文彩绚朝晖,老凤云霄已倦飞。当宁有思高士去,旧山无恙主人归。
使车光映行边月,小涧春香梦里薇。却忆扶筇寻乐处,回头深愧此朝衣。
赋罢长杨梦奠楹,尽将经济负生平。北堂奄弃三迁教,东野空留一日名。
物理有心摧俊杰,人生无福是聪明。妻儿共抱终天恨,洒泪新阡草正荣。
神功陶铸火初停,神物还堪太史铭。万籁敛声归大冶,百僚洗耳试新听。
鸣随仙仗元无戾,气应铜山固有灵。叩罢在悬清昼永,班行终见肃仪刑。
东湖鱼鸟日悠悠,石火茶烟称钓舟。万首古风今七帙,一轮新月欲中秋。
堂閒绿野饶笙鼓,心远红尘任去留。谩道渭姜犹健步,十年前已赋知休。
何人只隔短墙东,咫尺墙头百感通。缓坐漫吟秋雨叹,相思深恨暮云笼。
半生乖蹇谁知己,一代风标愧此公。凝望夜阑翻自笑,不知清梦若为同。
几载沧江伴白鸥,瀛南蓟北旧同游。野云有意终归岫,暮景伤心独倚楼。
秉烛对君真梦寐,高踪何处最淹留。儿童未解经过地,嬉笑争看郭细侯。
蚤将文彩重班行,节映槎星夜有光。恩向旧袍添上服,口衔新命到南荒。
江山改色迎龙集,岛屿同声羡凤阳。收拾诗怀问民瘼,归来还入谏垣章。
旧见沙河自坦途,波涛今日胜彭湖。仙舟深愧汉名士,鱼腹将吞楚大夫。
笔底咏歌成谩兴,眼前生死未须图。独怜千里高堂上,新寄平安书到无。
村巷无人树有声,皎星寒月照孤城。缁尘征橐儿千里,白发高堂夜屡惊。
膝下承欢真梦寐,灯前细语自丁宁。回头莫语燕山道,一品公孤俱浪名。
尘埃无处著诗囊,双耳松风万虑忘。墨迹妙传王内史,青袍不负段南阳。
高谈邃古身如寄,回首疲民思倍伤。莫向离筵惜沉醉,卫河东下水茫茫。
惜别时时问去程,桑乾西下暮山平。缁尘双眼还云树,清夜孤灯此弟兄。
官舍独寒怜郑老,夷门未许困侯嬴。春风桃李看勋业,况复庭槐渐长成。
树影前山吏隐深,临风磐石坐披襟。光含庭院香生昼,寒入郊墟觉苦心。
万仞不妨高立壁,四方从此望清阴。补天柱国如相问,不比凡材满邓林。
楚江孤月水如罗,双桨轻摇自啸歌。瑞鹤圆吭鸣赤日,大鸿寒影在清河。
平沙漠漠山城小,世路悠悠野径多。父老莫惊风采异,麻衣曾许拜銮坡。
尽卷经纶地下藏,荒原烟树夜微茫。幽冥有恨空长剑,江汉无惭此素裳。
孤垒终还天未远,一封曾与日争光。奇勋随处题名在,过客惟看豸史坊。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