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殷尧藩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端午日
唐代
·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同州端午
唐代
·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吴宫
唐代
·
殷尧藩
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
徒令勾践霸,不信子胥贤。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久雨
唐代
·
殷尧藩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两旬绵密雨,二月似深冬。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孰知春有地,微露小桃红。
郊行逢社日
唐代
·
殷尧藩
酒熟送迎便,村村庆有年。妻孥亲稼穑,老稚效渔畋。
红树青林外,黄芦白鸟边。稔看风景美,宁不羡归田。
过友人幽居
唐代
·
殷尧藩
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一贫曾累我,此兴未输人。
陋巷谁为俗,寒窗不染尘。石斋盟四友,年下顿生春。
过雍陶博士邸中饮(一作赠陈十四)
唐代
·
殷尧藩
落叶下萧萧,幽居远市朝。偶成投辖饮,不待致书招。
塞雁冲寒过,山云傍槛飘。此身何所似,天地一渔樵。
游王羽士山房
唐代
·
殷尧藩
落日半楼明,琳宫事事清。山横万古色,鹤带九皋声。
易作神仙侣,难忘父子情。道人应识我,未肯说长生。
署中答武功姚合
唐代
·
殷尧藩
原中多阴雨,惟留一室明。自宜居静者,谁得问先生。
深井泉香出,危沙药更荣。全家笑无辱,曾不见戈兵。
赠龙阳尉马戴
唐代
·
殷尧藩
早学全身术,惟令耕近田。自输官税后,常卧晚云边。
细草沿阶长,高萝出石悬。向来名姓茂,空被外情牵。
上巳日赠都上人
唐代
·
殷尧藩
三月初三日,千家与万家。蝶飞秦地草,莺入汉宫花。
鞍马皆争丽,笙歌尽斗奢。吾师无所愿,惟愿老烟霞。
曲水公卿宴,香尘尽满街。无心修禊事,独步到禅斋。
细草萦愁目,繁花逆旅怀。绮罗人走马,遗落凤凰钗。
送沈亚之尉南康
唐代
·
殷尧藩
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
孤鹤唳残梦,惊猿啸薜萝。对江翘首望,愁泪叠如波。
奉送刘使君王屋山隐居
唐代
·
殷尧藩
散发风檐下,沈沈日渐曛。鹰拳擒野雀,蛛网猎飞蚊。
群动能归计,吾生亦谩勤。尘缘难著眼,晚兴寄青云。
寄许浑秀才
唐代
·
殷尧藩
文字饥难煮,为农策最良。兴来鉏晓月,倦后卧斜阳。
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任他名利客,车马闹康庄。
送客游吴
唐代
·
殷尧藩
吴国水中央,波涛白渺茫。衣逢梅雨渍,船入稻花香。
海戍通盐灶,山村带蜜房。欲知苏小小,君试到钱塘。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唐代】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唐代】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唐代】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唐代】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唐代】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