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摇落奈愁何,病起风前白发多。争得松江变醇酒,拍浮终日恣酣歌。
年华冉冉催人老,风物萧萧又变秋。家在凤皇城阙下,江山何事苦相留。
落月衔栖露乍零,竹间孤唳入青冥。未知蟋蟀缘何事,床下微吟不暂停。
娇騃人家小女儿,半啼半语隔花枝。黄昏雨密东风急,向此漂零欲泥谁。
异乡风俗伤嘉节,久客情怀喜友人。共挈一尊诸处赏,谁家得似故园春。
雨隔疏钟晓不知,春风吹梦过江西。雨声破梦北窗响,卧意江西路亦迷。
花枝低敧草色齐,不可骑入步是宜。时时携酒祗独往,醉倒唯有春风知。
瑟瑟清波见戏鳞,浮沈追逐巧相亲。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
玉人携手弄秋英,寻遍池台见月生。小杜有灵应羡我,今为闲客此闲行。
谩走声名三十年,亦曾文采动君前。玉颜皓齿他人乐,独守残灯理断编。
寒雀喧喧满竹枝,惊风淅沥玉花飞。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
江云春重雨垂垂,索寞情怀送客归。不愤东风促行棹,羡他双燕逆风飞。
我为名驱苦俗尘,师知法喜自怡神。未知欢戚两忘者,始是人间出世人。
嘉果浮沈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曾以文章上石渠,忽因谗口出储胥。致君事业堆胸臆,却伴溪童学钓鱼。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