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都门道,西风酒一卮。几年悲玉后,万里赐环时。
古水前朝寺,残花后土祠。淮南风景好,归去莫教迟。
晓日都门道,春风酒一杯。为怜君独去,却忆我同来。
杨柳春堪折,芙蓉秋始开。临岐凝望邈,目断越王台。
南人不识重,况此北风吹。桑梓久违后,弟兄相见时。
归云孤度影,老树短垂枝。一别又万里,重来未有期。
使节行初返,君恩许暂还。聊为六月息,且得几年闲。
白绕飞云舍,青连过海山。自怜家更远,临别忆乡关。
向晚乘残兴,穿林透水隈。林空客鸟过,树动觉人来。
山戴云头日,风传涧底梅。村居多石磴,步步踏苍苔。
惆怅清溪上,梅飘雪后枝。茶烟无鹤避,梁月有人思。
披氅经行处,巡檐索笑时。空馀陈迹在,风雨草离离。
竹杖穿云过,柴扉冒雨开。好山如洗出,幽鸟似呼来。
感旧哀丝结,开怀醉玉颓。人生欢会切,欲去重迟回。
忆昔欢游处,青林蓊翠茅。竹皮消旧粉,榔腹解新苞。
沙暖鸡乾浴,泥稀燕湿巢。故人谁复在,梦里或神交。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馀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柳花飞白缀征袍,击筑酣歌别思豪。老气逼人双剑古,好风送客一帆高。
五湖烟水归程远,三峡云山入梦劳。别后相逢更何处,引杯烧烛谕龙韬。
青山迢递绿芜深,欲吊孤坟何处寻。万里游魂今古恨,百年交谊死生心。
云霄竟折升天翼,文彩空馀掷地金。几度泗河河上过,悲风凄惨动哀吟。
三月韶光满帝都,郊游士女竞欢呼。五花战马驮红袖,百结柔丝络翠壶。
昼困柳眠莺急伴,春浓花醉蝶争扶。书生对景愁虚度,也学乘风咏舞雩。
辞家学道入青冥,晓汲清泉昼斸苓。衣染春云同鹤色,剑涵秋水带龙腥。
吟成白雪风生席,歌彻青天月在庭。几度缄书寄仙侣,蓬莱空阔隔沧溟。
多景楼前景致多,倚阑吟眺奈愁何。浮云京国生春暝,落日乡关起暮波。
浩荡乾坤心共远,蹉跎岁月鬓空皤。醉来击碎玉如意,仰面看天发浩歌。
少微星殒海天秋,漠漠悲风起暮愁。郡乘定书耆旧传,仙游真访羽人丘。
云中鹤去茶烟歇,架上书成竹汗收。盛德不随身共化,百年有子绍箕裘。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