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对舂陵、隔断渺霭烟云,只把音书频递。休语弟。
久困穷乡僻壤,无物为君寄。诉不尽、别梦诗怀见吾意。
更苦风尘憔悴。殊难问生计。万方多难,栖迟又何地。
纵有田园,摇落逢秋,一时凄绝,两袖复染相似泪。
吴山立马瞰神州。左江流。右湖柳。海上潮来,摇动一天秋。
如此江山无限好,忍抛却,到于今,生客愁。
客愁。客愁。为谁愁。别杭州。恋杭州。五载浩劫一瞬过,如梦悠悠。
未必升平,歌舞此生休。佳节忆君千里隔,同望月,想团圆,独倚楼。
色夺三春蕣,根依百尺桐。幽馨移自锦城东。醉煞一江秋水夕阳红。
冷笑霜前粲,柔啼雨后逢。休将迟暮怨秋容。毕竟芳情偏不嫁东风。
故里知音断,空余爨下桐。飘零何必怨湘东。自是老来吟目犯尘红。
往事休重话,生时已不逢。蔬菘一饱竟难容。可见今人无复故人风。
云横五岭知何处。怅望同舟侣。南来雁字雨中过。写到相思天上泪痕多。
频年寇警愁烽火。万劫犹留我。终堪击楫渡中流。漫向新亭垂涕对神州。
莺啼柳浪寻诗处。记共呼俦侣。匆匆弹指六年过。不料还乡仍是别离多。
仓皇枉纵长沙火。远去君抛我。孤灯夜雨泪双流。认取襟痕残酒旧杭州。
一段风波一段愁。曾送扁舟。记在残秋。浮家泛泛等闲鸥。
到处飘流。到处悠游。
萍梗三年寄道州。粱稻难谋。强作勾留。吟怀应挂寇公楼。
家也多忧。国也多忧。
归鸟急,自呼名。几树寒巢向晚争。鸟意不知人意恼,啾啾时送两三声。
鹫岭春遥,莺堤水满,甚时得践归约。故居三径犹存,种树记联棣萼。
情迁境异,念往事、浮光飞掠。最可惜、琴剑飘零,竟遣化随猿鹤。
湖上醉、旧襟酒薄。江上宿、画船潮落。探梅曾入灵峰路,绕翠微殿角。
前尘若梦,似散掷金飘风箔。待净扫、越岸妖氛,重上柳阴楼阁。
寒夜鸡声孤枕畔,梦魂遥度舂陵。万山凝紫一江清。
兵尘飞不到,歌舞尚升平。
自幸依栖陪笑语,久离聊慰亲情。觉来方恨事无凭。
此身疑蝶化,明灭剩残灯。
年来不尽愁思。诗亦愁思。酒亦愁思。风雨飘摇,田园寥落,万缕棼丝。
身在鼓鼙烽火里,叹惶惶、无道何之。恐怖多时。生不逢时。
老更哀时。却悔当时。
更声起、悠悠隔墙。月华明、渐渐窥床。扇泥炉,拨马通,煎瓦釜,生鱼眼,者一向习以为常。
枕上南柯梦杳茫。不解著何因费想。
书来深喜知君健,烽急频烦替我愁。家山苦忆五云楼。
吟兴好,感慨莫悲秋。
百年过半。自分沟中断。荏苒风尘随世乱。只要一瓯常满。
本来天道难凭。敢怨人事无成。家国已非前比,于今莫问苍生。
湘江东去烟波静,挂席长空。两岸霜枫。一角斜阳闹晚红。
频年飘泊知何似,天际哀鸿。历历惊弓。万里云罗一梦中。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