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气足。嘘透万山新绿。随处文章都郁郁。盛游宜秉烛。
满地芳菲可掬。满眼乾坤谁属。陌上春风人共逐。倚筇湘水曲。
黑沈沈黯压天低。韵悠悠远听鸠啼。花乱飞望眼欲迷。
雨乍晴群山如洗。及春游踏遍香泥。
稳卧。一叶轻舟过。半幅蒲帆波浪乘风破。送君归。
掩柴扉。相约暂时同与世人违。
寒灯耿耿。疏棂斜透疏梅影。月明梦断芳魂醒。纸帐清幽,侬喜今宵永。
一生常伴孤山冷。当时婚嫁何曾肯。无端拉入风流阱。
有玷冰姿,独恨林和靖。
故里兵戈迫促,何堪人海身藏。骨月流离成远隔,望兄频上高冈。
一缕情牵云树,几年梦染沧桑。
风过幽花自落,春残飞絮空忙。飘泊早知同有数,无言翘问苍苍。
顾我老怀终淡,只随鸥鹭机忘。
同是新年。万事欢悰不比前。依样壶觞春霭,爆竹声中,总是凄然。
家山人尽苦风烟。穷愁每恨诗难遣。更有谁怜。双眸空看著鱼龙演。
一震肃天威,惊破客中残梦。偏是东风解冻。拥炉寒气重。
凭谁把酒论英雄,入夜开春瓮。坐听千山声响,把淋浪雨送。
恰似渊明归栗里。闲情惯把吟筇倚。万壑青苍图画里。
春色美。孤村落日炊烟起。
四野犹闻严战垒。飘摇不定频迁徙。虽可生存何足喜。
兵未弭。终虞白发惊魂褫。
窗外柳,影婆娑。老干横斜挂绿萝。不必郊行烦载酒,日长闲坐听莺歌。
香染襟裾,春生笑语,眼帘斜注秋波。一顾倾城,扇裁羞掩轻萝。
眉尖淡压知谁恨,非关几点新螺。夜如何。敢画荒鸡,怨尽灵鼍。
当年也解风流话,问于今安在,剩有蹉跎。回首前尘,韶华容易经过。
钟情反是无情好,免他时惹得愁多。一刹那。云雨巫山,梦断南柯。
底事逢春空啼血。一声声、千山遍裂。叫破寒烟,催残落月。
惹起客怀愁绝。
枝上三更如怨别。夔巫峡里今阨隉。故乡虽在,旧痕泯灭。
何必思归情切。
万山新绿。乍雨乍晴春气足。又是清明。农事频催布谷声。
欣逢野叟。村社一瓶沽浊酒。醉倒黄昏。梦醒春愁不着痕。
望天涯,横雁阵。无际云山,一角斜阳衬。人隔天涯天反近。
五岭迢迢,千里劳书信。
惹离愁,搔短鬓。憔悴形容,万劫留余烬。今日故人休我问。
异日相逢,却恐难相认。
书未报。孤负廿年情好。千里邮传诗又到。格高臻独造。
也有西湖啸傲。久客自成情操。何日他乡归皂帽。喜音占鹊噪。
兵尘纷扰何时了。陌上行人少。十年憔悴哭秋风。旧梦无痕多付客魂中。
江山故垒萧条在。形势何曾改。只今凭吊使人愁。空叹有鞭投去断淝流。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