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若垂珠,粉滴玲珑,粹白可嘉。是天然爱好,鸳针漫度,风流自赏,蝉鬓微遮。
翠珥虚香,琼膏罢揾,穿穴翻嫌璧有瑕。春闺静,指困人红豆,抛出窗纱。
明珰点缀原佳。只刻画冰肌事较差。矧掩时指滑,光同半月,欹来脸近,枕印余霞。
本自中虚,何劳侧击,片玉装成两朵花。閒寻思,想伊人凿空,悔读南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