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庐山下,我昔庐山游。芜阴偶会合,共忆林泉幽。
山脚仙佛居,宝阁连琼楼。客子多所至,未足勤吾求。
最爱山北冈,鸟道通岩陬。其初惠远辈,遗芳至今留。
嵬峨定心石,欲脱如簪抽。下视千仞溪,半空五云浮。
石门扼危磴,天瀑垂还收。微风仙籁奏,灵草香气柔。
龙吟万壑响,桂子落三秋。安栖虽未能,历览稍已周。
一别几三年,万事何悠悠。日月随转目,霜雪易满头。
饥将无稻粮,寒亦乏衣裘。虽非圣贤耻,自起妻儿羞。
慨欲携锄犁,为君耕旧丘。经年饱蔬粟,吾道从休休。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