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畔冰澌澌,悲来独吊长兴祠。斜阳落木怪鸱叫,糜墙薛荔寒风吹。
江山易姓苦无色,每有完人天挺之。长兴起兵在江介,奋呼直抗熊貔师。
素巾抹额手操楫,烟波万顷行如飞。三千儿郎善水战,杳杳江国多旌旗。
南风不竞鼓声死,独留大节奠四维。荒江俎豆复寂寞,断桥流水神丛低。
牧童吟啸踞殿角,草深三尺藏狐狸。呜呼。光复大义久榛莽,思之涕下如绠縻。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