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居月诸,瞬息异咎。晦明互催,岁其去矣。彼姝者子,淑培自今。
亹亹是式,式昭德音。
迅迈斯获,匪耽艳慱。本体载晰,惟用有觉。理罔内外,触处斯融。
譬彼百川,混合同功。
至人调息,颐神自便。圣人戒逸,没齿韦编。末流舛驰,我将焉如。
弗懈厥事,宁乃攸居。
昔丱而髦,忽峨以弁。垂白无闻,陨涕如霰。参唯渊卓,孰其端倪。
君子翼翼,亦遐尔思。
维山有崔,或跻其颠。维水有泚,或浚其源。缅兹坦途,曷云其止。
毅以致弘,死而后已。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