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因循、清明过了,依然春恨如旧。落花狼藉重门闭,长是恹恹中酒。
从拆手。最苦是、断肠院落黄昏后。风狂雨骤。更燕子无聊,杜鹃有怨,添上个消瘦。
寻春约,惆怅参差难就。韩香犹在襟袖。绿阴啼鴂章台路,疏了傍花随柳。
还念否。嗟两地、云轻雨薄空回首。音书未有。莫去问鳞鸿,山长水远,知在甚时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