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yú)天。江南水乡的雨后,空气清新怡人,阵阵莲花清香扑面而来。馀:同“余”。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这样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客居他乡的愁绪却又从心头泛起。得所:适当;适宜。悄然:形容忧愁的样子。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社会动荡不安,兵戈四起,不知何日才能平息;而那在乱世中的旧友不知有几人能保全。故:过去的、旧的。
此际难消遣(qiǎn),从来未学禅。这样的愁闷心情难以排解,只因未曾学习佛理宽慰己心。消遣:排解愁闷。
译文江南水乡的雨后,空气更加清新怡人,阵阵莲花清香扑面而来。这样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客居他乡的愁绪却又从心头泛起。社会动荡不安,兵戈四起,不知何日才能平息;而那在乱世中的旧友不知有几人能保全。这样的愁闷心情难以排解,只因未曾学习佛理宽慰己心。
注释馀:同“余”。得所:适当;适宜。悄然:形容忧愁的样子。故:过去的、旧的。消遣:排解愁闷。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