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则何辜,忽而半髡,忽而尽倾。想盘龙挽结,频烦玉捥,堆雅梳掠,又费金茎。
温镜如雪,并刀似水,直截青丝二尺赢。而今后,学男儿拜跪,不用朝争。
从来短后纵横。便一握相寻智者能。只飞蓬匪易,仅垂燕尾,步摇难插,乍寂鸾声。
偶遇华妆,仍装义髻,真赝中参眼倍明。迁流惯,叹伊川野祭,犹是迂生。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