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俯中岁,没齿甘无闻。藿食屡清饿,势与膏粱分。
斯滥非我事,浊醪饯归云。橐饘从告竭,不废抱皇坟。
啸歌夜漫漫,曜灵未能晨。岂非杜康绝,督邮那复驯。
壶浆当觥饮,举白浇余唇。飞霜凝暑路,调齐何殷勤。
不堪饷亲串,一笑贻文君。悠悠缺陷界,本无莸与薰。
亡于天地间,而生经纬文。东丘终反鲁,仲淹世居汾。
怀宝何必售,千载犹心亲。伊优与肮脏,荣衰本同伦。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