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江山,相逢一笑开颜。正落日、樵兄渔弟,歌声流出溪湾。
林擒无力红艇小,野簖初收白鹭闲。明月不来,沧波无极,尊前莫漫唱阳关。
门楼外,山形依旧,独鹤几时还。空留得,白云天末,黄石人间。
我本是、去年崔护,经秋饱看烟鬟。题诗笔、蘸峨眉翠,斸药苔、欺竹泪斑。
沙嘴捞虾,殿头扑蝶,并将心事付孤鸿。一层土、斜阳独倚,身世况多艰。
悔不似,模棱老子,生成痴顽。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