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不毁乡校颂 译注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所属合集: 故事 寓理 历史

名句

  •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
  • 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
  • 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 我思古人!
  •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 曰:何患焉?
  • 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 谁其嗣之?
  •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
  •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 可以成美。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