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胜行行到上方,翠微深处有禅房。朋来薄暮还投宿,僧悟无生已坐忘。
灯火照人归别院,石台敷席对匡床。天风洒雨沾衣湿,松影和云满地凉。
接竹引泉通绝涧,开门放月转回廊。呼童斲笋烹春茗,拥被论诗觉夜香。
鹿女踏花依净土,鹤群警露唳层岗。欢娱此去应须得,会合如斯不可常。
莲社逍遥将继远,兰奢称赞独输王。闻更最苦今宵短,话旧空悲往日长。
晚节莫因些少失,浮生休著许多忙。刘郎肯践南山约,再绊芒鞋入杳茫。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