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昔摧伤,两将折旗鼓。哀哉中国士,化作城下土。
冤魂不得返,杀气凌彼苍。天亦为之悲,白昼日无光。
人言此城下,往往鬼神哭。此事天子忧,此心大夫辱。
昔公守东越,人怨公不用。今日公在西,知公德持重。
筑城不必坚,解甲不可攻。何况保金城,弛张皆系公。
汲黯辅炎汉,淮南内竦惧。郅都守穷边,匈奴为之去。
此事昔所闻,今日见所亲。折冲樽俎间,震动旃裘民。
国耻行且刷,寇雠不可保。斯人叹微管,愿及太平老。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