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侯髯似缘坡竹,解扣单衣微露腹。手持茗碗石上坐,野气萧然在双目。
案上一行没字书,略陈数器无不足。浓阴大叶动凉吹,六本高梧立青玉。
双童不过十馀岁,能取长罂汲山渌。是桐身本清净相,得水更如雨新沐。
画中可是水绘园,词笔应安数茅屋。三百年中馀此卷,文人好事争题轴。
便作迦陵掌故图,西京朝野凄凉局。长安钝宧贫过我,典衣直当文姬赎。
还与陈髯作主人,陆沉天地巢民哭。宣统二年祭灶日,眼底桐阴半窗绿。
题诗一阕质髯兮,擪笛应翻紫云曲。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