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学诗双髻丫,每嗜险语同刘叉。迩来懒惰谢铲削,尚觉胸次饶槎枒。
吕郎本是后来秀,笔势老树悬秋蛇。时时相过窥底里,曹丕奚翅十倍加。
偶然远贶鸡肋集,灯前摩挲眼缬花。织纺青红费机巧,裁剪缜密无奇邪。
又如赤子控生马,不使蹄啮驾鼓车。我尝击节一再读,谁谓诘屈犹聱牙。
吕郎落托颇差异,举俗媱耳喧琵琶。似闻谱系出左史,螭头曾立书黄麻。
残膏剩馥九里润,宜许文字专渠家。明朝驱驰向翘馆,山中酒热酸梨楂。
团团岩桂月更好,点缀金粟开奇葩。傥逢故人诘新作,扬雄老矣传侯芭。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